形式婚姻是如何兴起的?
形式婚姻,简称形婚。随着网络社交文化的发展,延伸出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实虚拟形态的婚姻关系,刚好和虚拟现实相反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模式。 目前,这种现实虚拟的社会关系在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尤其在同性恋群体中得到广泛使用。建国前,任何两个人临时假扮成夫妻身份,都不容易被人发现。早期的形式婚姻,是由假结婚引起的,比如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地下共产党员为了革命胜利,与另一名同志假扮成夫妻身份,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在现实生活中扮演成夫妻关系,但回家后各自保持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社会关系,甚至还存在第三个真实世界里的男女朋友。在现实和虚拟的婚姻模式中深入敌后,为了国家的胜利和民族的解放,开展谍报工作的感人故事。假结婚本身也是一种协议合作,一个家庭和另一个家庭、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为了解决某种矛盾或者达成某种目的,私下商议好具体条件和婚姻关系里的责任和义务,当达到约定的目的后,假结婚的协议即可结束。
1950年4月30日我国首次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登记制,1956年才恢复结婚证制度,那时的结婚证上还写着“本自由平等,互爱互敬之精神,结为终身伴侣,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建设而努力”,上面还有领袖证。文革时期结婚证不再这么人情化了,除了新人的信息外,就写了一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76年后结婚证开始变的单调了,只有新人的个人信息和民政的印章。再后来结婚证上有了新人的照片,也从登记薄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全国民政网络信息可查状态,那之后假结婚的情况基本消除了。
同性恋群体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因为不受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社交活动一直压抑在某些角落和小圈子中间,非但从未消亡过,伴随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合法化支持下,有大行其道之势。据不完全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这个群体人口数量大约有5000万之多,这大概也是中国2亿单身人口中的主要群体类型。 这个群体在生活中饱受争议,到婚龄的男女如果一直不结婚,需要承受社会、家庭、职场等多方面的舆论和情感压力。有一些迎合主流价值观的同性恋者,隐藏自己真实的性取向,走进婚姻里,家庭经营不好就会间接伤害到另一伴,更有可能走向婚姻的失败,伤害到两个家族以及孩子。还有一些文化水平较高,有自己独立的精神和人格的同性恋者,坚持独自生活,也就变成了独身主义者当中的一部分。
现在,以互联网为媒介,全球文化时时交互融合,形成了地球村。国家越来越民主和尊重人权,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包容,高度娱乐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抱有一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无所谓态度,同性恋群体就不再被普通人看做异类。这个群体为了能更加自由的选择想要的生活,坚持和同性伴侣生活在一起,不得已去选择了形式婚姻。
同志形婚是指一个男同性恋和一个女同性恋,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同性生活,以合伙人协议的方式组建的家庭。一般会有婚前财产公证,婚礼见证人,举行婚礼仪式。有的领取结婚证,也有一些选择不领取结婚证,只是一种形式的婚姻,并无实质婚姻的内容和责任,也叫做互助婚姻。
时间有限,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持续关注我们的自媒体。
形婚和结婚
文章禁止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