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宫戏台 重现三十年代汕头埠的声色光影
(修缮中的汕头老妈宫戏台,张烈华摄)
这个国庆,老妈宫戏台邀请你,品味视听艺术!
最近,不少市民路过位于汕头市升平路1号的老妈宫戏台时,被这栋充满文化气息的复古建筑所吸引,纷纷拿起用手机拍照发到朋友圈,引来点赞如潮。
(修缮中的汕头老妈宫戏台内部,张烈华摄)
(修缮中的汕头老妈宫戏台内部,张烈华摄)
(修缮中的汕头老妈宫戏台内部,张烈华摄)
(汕头老妈宫戏台旧照,张烈华摄)
(汕头老妈宫戏台旧照,张烈华摄)
(汕头老妈宫戏台内部旧照,张烈华摄)
根据官方消息,老妈宫戏台修缮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国庆期间开始试运营。
(视频来源:岭潮古建筑)
老妈宫戏台原为建成于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60—1820年)的汕头老妈宫对面的空地,每逢正月十五和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等重大民俗节庆时搭建戏台举行以纸影戏为主的演出活动,平时则是商贸集市所用,称“妈宫前”。1930年,这个地方建设为汕头第一市场(也叫升平市场),据史料记载,当时共有4层楼,一、二楼为农贸市场,三楼为升平戏院,1939年遭日军轰炸,只剩下两层,还有建筑物外墙的华丽的罗马柱悄悄地表达当年的繁盛。解放后,老妈宫先后作为商贸市场、小商品交易所和市百货文化用品公司的办公经营场所。
2016年,老妈宫戏台被列入保育活化小公园片区的重点内容,成为汕头埠民俗文化展示馆,开始全面修缮。修缮好的戏台二楼作为潮剧、木偶戏、潮州大锣鼓等传统艺术表演和交流的场所,一楼是潮汕功夫茶茶馆,一边听戏一边喝茶,声色光影、品茗论道,人生之大境界。
说到老戏院,就不得不提汕头埠昔年的“三大”戏院。这“三大”戏院不是指新华、新观、群众戏院等知名戏院,而是指三家名字都有“大”字的戏院,即大观园、大同和大光明,然而这些戏院只有大光明还剩下一块招牌,留下的就只有这些与戏有关的故事。
大同戏院
大同戏院,也称为大同游艺场,在月眉坞边角(即现在汕头市博物馆所在地),原为荒滩,未有中山公园,大同在1926年就开始营业,比中山公园建成开放早了两年。1953年改为全民性质,由公园管理处主管经营。1950年后,大同主体建筑是用竹搭成,原是竹座椅,后来大观园戏院改建,其木椅转让给大同,大同设备得到改善,一共有1800个座位。大同戏院原来是露天的,碰到雨天,观众常狼狈不堪,民间流传有“大同演戏天就知,戏台一搭雨就来”,“锣鼓响,雨大点”,“戏一歇,雨就歇,戏台拆,雨就歇”这些俗语。
大同是多功能娱乐场所,在抗战胜利后,大同戏院的广告上,写明“潮剧、电影、话剧、烟火,一切娱乐,应有尽有,新设坐位,诸君光顾,请早定座……”据说大同全盛时曾有8台戏同时演出。表演之外,还有灯谜、赌棋等等,以及一种近似于现在彩票的赌法——赌字,在表演间隙,戏院经营者会进行赌字。参与者都是事先在戏院内购买了千字文中的前36个字中的若干个,赌字时,主办方会拿出两个密封的箱子,一个里面装着36个球(其中红球8个,白球28个),另一个箱则装着写有千字文中的前36个字的球,每球一字,赌时由一人用左右手分别同时从两个箱各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话,同时摸出的字球即是中彩之字,36个球摸完之后,8个红球所对应的8个字即是中彩字,买中者按中彩字数多少领取奖金。
几十年来,大同艺事不断,同时又成为汕头各界召开大会的会场,也是潮剧演员训练、表演的主要场所。
(图:汕头市在中山公园大同戏院举行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主席台,王瑞忠摄)
(汕头市在中山公园大同戏院举行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戏院内将下乡的知青王瑞忠摄)
(1963年,解放军战士在汕头大同戏院为潮剧演员进行军事训练,马乔摄)
(1963年,解放军战士在汕头大同戏院为潮剧演员进行军事训练,马乔摄)
(1963年,解放军战士在汕头大同戏院为潮剧演员进行军事训练,马乔摄)
1969年“7·28”台风,大同戏院遭受严重损坏而停业。1977年在公园内另择址兴建公园电影院。
大光明戏院
另一家是至平路的大光明戏院,大光明戏院建于1932年,最早是电影院,原名至平戏院,曾一度改作弥敦戏院。据说弥敦(Sir Matthew Nathan,1862—1939)系英籍犹太裔军人,弥敦在1900年获委任为黄金海岸总督,成为首位担任大英帝国殖民地总督的犹太人。此后,他又历任第13任香港总督和第13任昆士兰总督等,在港督任内,弥敦曾拓展区内交通,又对九龙和中西区加以发展,现今香港弥敦道即以他名字为名,至于为何以弥敦为戏院之名,就不可知。大光明在1939年汕头沦陷前又改名“中煌戏院”,沦陷期间,日军夺占戏院作为宣传机关,放映机使用日本产的罗兰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共荣会接收戏院继续放映影片,抗战胜利后,戏院由原来的负责人黄震东接收,继续营业,并改名大光明,当时“大光明”三字,系由汕头著名残疾书法家潘公明所书,潘家系汕头名医世家,潘公明系潘家七子,自幼无臂,以脚书写,同样遒劲有力,甚有气势。大光明戏院楼房门面仿造欧美建筑,有座位1100多个,软皮座椅,行距约90公分,华丽舒适,是当时汕头最好的正规化戏院,其在《汕头指南》上作的广告写道:“汕头第一电影戏剧殿堂,声光俱佳,座位舒适,设备堂皇,全市之冠。”
1950年后,戏院的工人组织职工管理委员会,接管戏院,先后由李菊如、杨焕辉任职管会主任,经营电影,兼营戏剧。1956年戏院公私合营,开始以上演戏剧为主,潮、越、粤、汉、京、闽南诸剧种和马戏团都曾在该院演出。1965至1967年间,大光明、大观园两家戏院实行联营。文革期间,戏院易名红旗戏院,1974年9月,因群众电影院改建,放映设备和部分人员移来大光明,放映电影,至1978年2月复名。
大观园戏院
第三个是国平路的大观园戏院,1929年由潮阳李茂源集资创建,为贝灰结构建筑,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座位一千多个,大观园戏院内隔音设备极好,在没有扩音机的年代,非常难得,每有新戏,一票难求。
1950年后,政府接管大观园,并派工作组进驻戏院,1952年成立戏院联管处,为国营企业,1955年,戏院扩建后花园,作为观众休息场所。“文革”期间,大观园改名为“人民戏院”,1978年9月,汕头市在大观园举办业余文艺会演出,是“文革”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市性业余文艺演出盛会。1980年恢复“大观园”原名。
(图:1959年在排练大观园戏院演出《松柏长青》期间,潮剧院一团邀请剧中原型革命母亲李梨英前来观看,讲述革命故事。马乔摄)
(1962年,潮剧演员在汕头大观园剧场小花园练功,马乔摄)
(1962年,潮剧演员在汕头大观园剧场小花园练功,马乔摄)
1984年8月,汕头市为进一步招商引资,在大观园举办了为期十天的“鮀岛之夏”音乐会,把经贸活动推向高潮,《文汇报》、《华声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等各级报纸均有专文评介,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网红”。
这些离我们远去的戏院,记录了汕头埠的风华往事,见证了文艺活动辉煌岁月的勾栏,值得庆幸的是:当我们意识到失去这些过往将成为我们生命当中不可承受之重时,我们会挺身而出,保护她,修复她,让她再现昔日的风采,还原她本来的价值。
参考资料:《汕头踪影》 陈嘉顺 著 今天就可以去感受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