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遭父亲猥亵,母亲是同性恋者,她的纪录片获得了国际的认可
猫酱前些天给大家推荐了智利同性题材电影《普通女人》。
这部片子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表现不错,收获泰迪熊最佳影片和银熊最佳剧本两项大奖。
而在5个泰迪熊奖中,有部纪录片独中两元,拿下了最佳纪录片和评审团最佳纪录片。
这就是来自台湾的《日常对话》。
今年5月24日,台湾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区。
说来也巧,涉及LGBTQ的《日常对话》4月14日在台湾公映,刚好赶上4月份同性婚姻民法修正草案在立法院的的二读。
在2016年的第53届台北金马影展上,它在观众票选的排行榜上占据了十几天的第一名。
就连2018年台湾选送去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也是这一部作品。
它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而是小成本的独立制作。
其实全片是属于一种私人电影,甚至版权所有者都只是导演黄惠侦自己。
作为家中大女儿的她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母亲,去主动试着改变两人之间这种如同陌生人一般不冷不热的关系。
最开始的时候,猫酱本以为影片的内容会像《天佑鲍比》那样,母亲得知子女的同性取向,从抵触再到接受。
但在《日常对话》中,身为同性恋的母亲才是需要被重新认识的。
女儿问妈妈,自己结婚之后她一个人怎么生活。
她嘴硬的回答显得和女儿一点也不亲近,最后还叫她不要再录。
这位母亲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独立与冷漠。
婚后,黄惠侦仍选择和母亲同住,现在还有了自己的女儿,可是母亲对外孙女也没有外露出疼爱的态度。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母亲的出身,性格和经历有很大关系。
她生在台湾新北市的底层家庭,常受到她父亲的辱骂,从小就像个男孩子,用现在的话来讲,她在生活中扮演着“T”的角色。
由于身处被封建思想所浸淫的环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也仿佛是必须履行的职责。
七十年代时候,母亲经媒人介绍,嫁给了黄惠侦的父亲,结果遇人不淑。
嗜赌的父亲不仅肆意挥霍家产,还对妻子施以家暴。
谈及这个男人,母亲恨不得亲手杀了他。
在这种水深火热中忍受了十几年,她终于带着两个女儿一走了之,逃出来的时候几乎什么都没带。
母亲当初想过丢下女儿们自己跑路,但血浓于水的亲情和母性让她没有那样做。
三个人相依为命度过重重难关活到今天,互相本应该倍加珍惜,然而母女间的距离依旧是那么遥远。
特殊的童年让黄惠侦没读过几年书,姐妹俩随母亲干起了丧葬的营生,负责举行牵亡仪式,把人的灵魂引往西方极乐世界。
这同样是很底层的行业,而且很难转行,黄惠侦的妹妹和她的外甥女现在都从事于其中。
关于同性恋的事情,黄惠侦从母亲口中并未知晓多少信息。
难得回趟老家,家里的亲戚和老人也不愿过多透露对母亲性取向的看法,应付一下就有意岔开话题。
通过向母亲女朋友的询问,女儿才了解到母亲还有如此不为人知的一面。
母亲承认自己交往过十来个女友,在片中入镜的就超过了3个。
从这些情人的话语当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个魅力十足的情场高手。
她懂得投其所好,嘴甜地称呼她们为宝贝,还会送礼物,甚至亲手帮女友洗内裤。
上了年岁的阿姨们说起黄慧侦的母亲还流露出些许恋爱少女的神色。
没想到冷若冰霜的母亲,骨子里载满了浪漫与温柔。
可惜黄惠侦明明是她的至亲,却无福感受到这般暖意。
她意外得知,母亲跟女友说自己和妹妹是她收养的。黄惠侦虽然表面一笑而过,但心里是挺难受的。
不光是因为觉得母亲爱别人比爱自己多,还因为这个谎言否认了她们的血脉相承。
这样做可能也和黄惠侦的父亲有关,母亲麻痹自我,想尽可能切除和那个人的一切关联。
越是闭口不提,父亲越是像梦魇一样缠绕在母女俩的心头。
于是黄惠侦决定坐下来,和母亲认认真真地谈一次。
接下来的对话,揭开了尘封多年的秘密。
原来黄惠侦儿时和父亲睡在一个房间时曾遭到猥亵,每逢半夜她都会偷偷跑回到母亲和妹妹的房间。
母亲知道哪里不对劲,或许是因为害怕,她当时选择了沉默,后来也是如此。
正是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无尽的想象就会在母亲的脑海中变得更加可怕,更催生她的自责,只求随着女儿的成长而淡忘这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一个人的坦白,对两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听着女儿的心声,母亲全身蜷缩,压低着头,像个犯了错的小孩,大颗的眼泪瞬间滑落。
影片情感真挚,抽丝剥茧地叙事,逐渐将母亲的形象立体化。
这样一部个人家庭式的纪录片,以小及大地影射出了很多东西,包括底层社会的景象,同性恋的被接受度和其生活状态等等。
那些童年阴影没有毁掉黄惠侦,反而使她成为了更坚强的人。
她从1998年刚接触到纪录片时就开始一个人拍这部片子,2014年才找到资金立项。150多个小时的素材,剪辑成了最后的88分钟。
本片的监制是大名鼎鼎的侯孝贤,他和黄惠侦是在08年抗议原住民三莺部落拆迁活动上认识的。
不过黄惠侦没借侯导的名气搞噱头,从筹资到宣传也都是实打实一步步来的。
猫酱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会关心,片中母女俩的关系到底怎么样了?
黄惠侦在采访中表示两人在一起的氛围变得轻松起来,尽管解开了一些心结,母亲仍不善表达。
这有点就像《托尼·尔德曼》里,父女历经风波与周折重拾昔日的亲情,但身为职场精英的女儿在最后等待父亲去拿相机的时候,摘掉了滑稽的假牙和帽子。
真实世界中,付出了加倍的努力,关系只得到微小的改善也属正常。
情感,最重要的还是长此以往的用心经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