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位于东江中上游,东江自北向南流经河源市区,新丰江从西向东绕城而过,两江在河源市区东面交汇,使得整个河源市区三面环水,看起来象浮在水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河源。在那个水利设施相对缺乏的时候,洪水泛滥可能是每年的家常便饭,河源市一片汪洋。 
 
 
摄于1904-1920,洪水之中的河源仁济医院部分建筑 
 
 
摄于1904-1920,发水时,淹到河源仁济医院医师楼的门楼状况 
 
 
摄于1904-1924,河源每年都会遭两次洪水泛滥,水深在1-2米。这时船只仍在正常航行 
 
 
摄于1936-5-19,在发洪水的时候,从河源仁济医院医师楼里看远处的东江 
 
 
摄于1936-5-19,在发洪水的时候,从河源仁济医院医师楼里看教堂和学校 
 
 
摄于1936 -5-19,坐船分批离开河源仁济医院 
 
 
摄于1936 -5-19,发水的时候,河源仁济医院医师楼也泡汤喽 
 
 
摄于1936 -5-19,洪水来了,河源仁济医院戴仁兴院长一家先躲避一下 
 
 
摄于1936 -5-19,河源街市,洪水来时商铺闭门歇业了 
 
 
摄于1936-5-19,洪水围困下的河源市城门。 
注意城楼的其中一幅标语:军民合作,共赴国难 
 
 
摄于1935 -1951,河源街市,发洪水时成了航船的河道 |